2)第七十四章无工不富,无商不活_汉末之并州匪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山靖王之后。

  张世平接触刘备时,天下尚未大乱,是最早接近刘备本心的一批人。这样情况下,张世平都觉得刘备不会久居人下。

  张瑞便暗自笃定决心,若有机会一定彻底软禁刘备。

  随后才对张世平问道:“义士此来太原可有何义举?”

  张世平再拜,说道:“曾闻河东、太原富庶,鹰扬将军又设官市于两郡三十八县,某愿贩马以解民间匮乏。”

  河东、太原民间都缺骏马,尤其将门子弟,更是急需战马以锻炼马战厮杀技巧。

  这种积极活跃的豪商,正是太原欢迎的阶层。既能解民生之匮乏,又能增强军队实力。

  对张世平的到来,张瑞当然欢迎。

  这对双方都是好事。太原增强了实力,张世平赚取到了财富。

  而且太原流通的是开元通宝,张世平过来贩马,得到通宝,只有两种选择。

  其一在太原、河东采购工业品例如两地盛产的布帛、铁器,卖到其他郡县。

  其二带开元通宝离开,帮助开元通宝在其他地方流通。

  在流通方面,如果有其他商人来过河东、太原,是会认可开元通宝的,互相之间可以用通宝做交易。

  有商人认可,百姓自然也会慢慢认可。

  所以古人说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今日亦可见一斑。

  成功打开河东、太原两个富庶郡国的商路,张世平大喜过望,拜谢道:“鹰扬将军仁义惠及天下,恨某微薄之躯不能为将军成大业。只有献上战马五百匹,以表心意,愿能助将军义兵如虎添翼。”

  战马五百匹,即便对张世平这种贩马豪商也不是个小数目了。

  想刘备当初混迹涿郡,手下豪侠数百名,能为张世平贩马提供保护,才被赠与了百余匹战马。

  如今仅是白赠给鹰扬将军府的战马便多达五百匹。这当中未尝没有张世平想交好、资助之意。

  张瑞便尝试将这位豪商吸引到太原定居,说道:“赐紫金鱼袋以表彰义举,允见官不拜!”

  张世平虽然不清楚紫金鱼袋是什么,但允许见官不拜却是听得懂。

  汉室商人地位低贱,为众业之末。在太原、河东以外饱受歧视。张世平瞬间有了想定居太原的想法。

  只是宗族、祭祀都在中山,而且太原对商税十分重视,这些方面让张世平有所犹豫。要仔细盘算一番。

  注意到旁边甄氏使者羡慕的目光,张瑞笑着说道:“甄氏能躬行善举,践行仁义,亦赐族长甄俨紫金鱼袋,见官不拜,赏晋阳府邸一套,赐积善庆余牌匾。”

  积善庆余,出自《周易·坤》,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意思是积德行善之家,恩泽及于子孙。

  如果是一方封疆大吏赐予这幅牌匾,几乎是等于明说会保对方子孙后代富贵平宁。

  甄俨会明白这些赏赐背后的含义。

  从而权衡是否要搬到太原定居。

  张瑞是希望有这种大族能搬到河东、太原的。

  历史上汉末大乱,将城市商品经济几乎彻底摧毁,钱币不通,贸易回到了以物易物的原始状态。

  张瑞希望能在河东、太原等安稳郡县保住经商的火种。

  而且这种大族一旦搬迁过来,不但能每年为河东、太原缴纳一大笔赋税,还能带来大量的能工巧匠和精通数算的账房。

  这些都能促进太原的繁荣。

  张瑞理想中的郡国,不应该是全民皆面朝黄土、背朝天。而应该是能工巧匠,不断改进生产工具,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同时,手工业高度发达,瓷器、布帛、铁器、丝绸等各种物资充盈富裕,商人不断将这些物资贩卖往异域他乡,换回各种战马、牛羊、毛皮和粮食等。

  生活富裕的百姓,家家子弟习文尚武,通晓大义,保家卫国。

  绝不是困守几亩薄田,天灾一至,便易子相食的穷苦人间。

  请收藏:https://m.s3m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