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八百七十九章 慈父之爱_重生之先声夺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底牌也就这么多了。

  神童的神迹,到此为止。

  冷静而客观地说,在对这年头的曲大科研水平完全未知的情况下,林淼其实并不对曲大抱100%的期望,但曲大确实已经是他最好的选择。

  如果实在无法在工艺上实现进步,他还可以赶在09年和18年这两个时间节点之前,让实验室发表理论成果,捞两个诺奖回来,也不枉费他毁家纾一回。而反之如果能实现技术进步,那么中国科技弯道超车,甚至改变工业体系,就绝对不是做梦了。

  毕竟要知道,美国人从纯理论到实验室成果,也只不过花了不到2年。

  一旦有所突破,进入实际应用,进步的速度应该就能飞快起来。

  而以曲大的能力,再不济、再不济、再不济——从纯理论到工艺改进,20年也该拿下来了吧?至于到时候这项技术到底是民用还是军用,是国家接手还是放开做商业应用研究,林淼就不在乎了。人生一世,能把事情做到这一步,真心感觉自己对这个世界做得够多的了。

  到时候除了生娃,真的别无他想。

  至于新时代的BAT,就随它沿着原来的大方向走吧。还有对国内的科技界,林淼也始终觉得,必须要报以宽容和支持的态度。哪怕研究所里100个科研人员有99个在摸鱼,剩下一个想认真做研究的,还被各种琐事烦得焦头烂额,没时间专注于自己的项目,可无论环境多艰难,事业也不能停下脚步,只要每个科研所能做出一点点的成绩,那么投入也是有回报的。

  那些真正有志于为国奉献的人,如果大脑清醒,他们就会明白,某些事情,绝不是一代人两代人能完成的。做不了科研,那就先创造做科研的条件,一步一步努力到足够拍板的位置上,哪怕年龄大了,没那个时间和精力了,但为一两棵幼苗遮风挡雨,看着他们像年轻时的自己一样,将满腔的热血和聪明才智投入到事业中去,这也是一种贡献。

  但怕就怕那些自认为读过一些书,受到高等教育,全世界都该围着他转的人,看到一些不公,就唾骂体系垃圾,受到一点委屈,就满世界宣布是别人的错。你觉得不好,你改变不了别人,还不能改变自己吗?辞职退出掀桌子算哪门子操作?不敬畏给自己饭吃的体系的人,同样不配得到体系的帮助。自以为看破一切,但归根结底,无非是个懦夫。

  如果一个人无法明白,所有一切梦想实现的前提是掌握权力,那么他注定只能永远在最下面破口大骂,这种人,甚至还比不上那些在实验室里摸鱼。上课睡觉的同学,好歹不影响其他同学学习,你有那力气高喊老师是傻逼,干嘛不自己好好自学?张居正被人铭记,是因为先当上首辅,搞了一条鞭法,而不是先提出要搞一条鞭法,然后才当上首辅。

  可有些白痴,就是搞不懂先后顺序。

  这些搞不懂先后顺序还要骂体系的人,不妨扪心自问:

  究竟是体系不行,还是自己没本事?

  你要是有本事,又何至于站在下面骂,而不是坐在上面改?

  林淼正是早早地想明白这些,重生的每一步,才会迈得如此稳健。

  走得快,是为了能更早地爬得高。

  只有爬得高了,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人类历史,就是这么过来的。

  古今中外,全都一样。

  所以要不是今天刚好站在足够高的位置,掌握了足够多的资源,林淼绝不会贸然提出石墨烯这个项目。而现在既然项目上马了,那接下来的使命,便是把这艘小船,送到另一个彼岸。

  就像那些可能毕生都没做出什么研究成果,却努力让后人可以安心从事研究工作的大佬们一样,1998年淼爷,现在看中国科研界的眼里,那可满满都是慈父的爱。

  “他们以后全都要叫我爸爸。”

  下午回家路上,林淼这么对林婉如说道。

  林婉如扑哧一笑。

  心说这群儿子,买得可不便宜。

  请收藏:https://m.s3m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