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节_梦回二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贸易。”

  “你说得倒简单!”里宾特洛甫面带一丝揶揄,“为了打通这条通道,德国必须攻占北非,必须攻占苏伊士运河,必须攻占中东地区,岂不是要耗费大量的军力和时间?”

  “德国必须这么做!”蒋纬国突然间加重语气,“必须要攻占以上地区!因为有两大原因!一是为了打通中德海上通道,二是为了…”他顿了顿,露出一个狡黠的微笑,“请恕我在此卖个关子,我暂时先不说。”

  希特勒等人都面露疑惑地看着似乎在故弄玄虚的蒋纬国。

  戈林望向希特勒:“我的元首,看来,跟日本签订联盟协议确实需要再进行慎重的考虑。”

  希特勒点点头,实际上,他本来就不喜欢日本人。在希特勒的《我的奋斗》的第11章,他是这样评论日本人的:“日本是一个缺乏想象力的劣等民族,不过,德国却可以利用日本,利用日本人的才智和执着为德国服务”。

  希特勒打算跟日本结盟也只是“利用他们为德国服务”,既然中国比日本更好,他当然动摇原先的打算了。客观上讲,二战前的德国确实非常亲近中国,中国在1940年前的军火足有80%以上来自德国,如果德国一门心思地看好日本并且与之结盟,德国就不可能明知中日即将开战以及中日已经开战却还把大批军火卖到盟友的对头那里,德国高层们普遍同情中国,但因为中国“太不争气”,在战场上屡战屡败,让德国愈发失望,所以德国最终虽然不喜欢日本,但还是跟日本结盟了;

  另一方面,历史上德国在跟日本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前曾多次声明德国对中国毫无恶意,以后也绝不会让日本把《反共产国际协定》当作压迫中国的工具,并且在中日开战后,德国还居中调停,立场是比较倾向于中国的,希特勒本人对中国也一直比较友善,这些都是真正的历史事实。

  在把目光从地图上收起并且同时收起思绪后,希特勒看着蒋百里,缓缓地道:“蒋先生,中国是德国最亲密、最重要的东方盟友,这一点我深谙于心。即使德国和日本签订共同防共协议,德国也不会做出损害中国的利益的事情。我向你保证,向贵国蒋介石委员长郑重承诺。”

  蒋百里顿时在心里彻底地松口气了:“真的很感谢您,元首阁下。”他诚恳地道,“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是绝不会忘记在危难中屡屡伸出援手的德国朋友的。目前,东亚局势愈发地动荡不堪,日苏两国都对我国虎视眈眈,这使得我国承受了很大的压力。我国的工业、科技、军事等方面还很落后,因此,我国对同德国在经济互助以及军事合作上的各方面帮助不得不寄以厚望。”

  希特勒点点头:“德国的发展也非常需要中国,这一点是

  请收藏:https://m.s3m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