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九十六章:除夜_回到古代做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间过得很快,从腊月廿十四到除夜,不过六日光景。笔·趣·阁www.biquge.info

  腊月的最后一天,此时中原汉人谓之“除夜”。这一日,不论贫富士庶,大家小家,俱要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宗,遇夜则备迎神香花供物,以祈新岁之安。

  这一套习俗,后世岭南,仍有较为完整的保存。过年前,家家户户都要洒扫门庭,叫做“扫除”或者叫做“洗邋遢”;贴门神、春联、年画这些就不用说了,千百年来中国人都是这么做的;而在除夕这天祭拜祖先、社神、天地等,这就有点罕见了,后世潮汕那边把这叫“团年”。此时的春联,唤作“桃符”。因为这时的春联不是写在纸上,而是写在桃木板上,故有“桃符”之名。

  这一日,不仅是民间的狂欢,连大顺皇宫内都喜气洋洋。毕竟是这一年的最后一天,皇宫内当值的,不论是谁,都会领到一个用红纸包住的大“利市”。这是对他们辛苦工作一年的认可,也算是吉祥的寓意。

  民间更是热闹。到了晚上,吃过年夜饭之后,大顺朝的城市迎来了彻夜不眠的大年夜,不管是京都长安城,还是偏僻的小县城,不论是士子家庭,还是普通家庭,一大家子围着火炉坐在一起谈天说地,达旦不寐。这个被叫做“守岁”,小孩子最为高兴,还能拿到压岁钱,虽然仅有几文钱。

  拿到压岁钱后,这些小孩子便会跑到外面玩耍。若是往年,大人们还怕小孩子会被拐卖,今年连人贩子都不敢活动了,这都得归功于皇上掌权,颁布新政。大人在感慨年景渐好,小孩子们在绕着街奔跑,还一边唱着童谣:“卖痴呆,千贯卖汝痴,万贯卖汝呆,见卖尽多送,要赊随我来。”这首童谣叫做“卖痴呆”,儿童以此相戏谑,希望来年变得聪明,能中个进士,当个状元。这样的童谣,后世广州一带仍有类似风俗,不过就不是“卖痴呆”了,而是“卖懒”:“卖懒,卖懒,卖到年三十晚,过咗年就大个仔,唔好再学懒。静静话你知,努力读书点会迟,发奋图强怀大志,八十都未迟!”其中劝学的寓意,都是一致的。

  除夕夜,又如何少得了烟花爆竹?自前朝起,烟花爆竹便成了节庆日必备的保留节日。利用火药制成响亮的炮仗、璀璨的烟花,在节日里燃放,图个热闹与喜庆。除夕夜中,唯数大顺皇宫宣德楼前烟火最盛。这些都是由工部和将作监联合承制的烟火,专门为了除夜和元宵夜而准备的,时有文人记载:“禁中爆竹山呼,闻于街巷。宫漏既深,始宣放烟花百余架。于是乐声四起,烛影纵横,而驾始还矣。其烟火外画钟馗捕鬼之类,内藏药线,红映霄

  请收藏:https://m.s3m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