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七十一章 进退两难_重生之钢铁大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打算停留多久?”

  “可能就不走了,”安田智诚坐在沙发上二脚高跷,说道,“中国\政府将允许外资银行在中国直接设立分支机构,虽然放开的口子不大,但总部也有意借这个机会进入中国。不过,这个办事处到底是设在燕京还是广南,总部还在讨论——真是烦人得很——所以我到底会留在燕京,还是留在广南,现在还不确定。不过,我倒是有兴趣在东华设一个分点,到时候也方便时不时能来找你喝酒聊天……”

  “是吗?”山崎信夫听到安田银行即将进入中国的消息,颇为欣喜,问道,“现在富士制铁对中国的投资,要绕很多手续,麻烦得很,安田银行真要能进入中国,不仅富士制铁在中国的产业布局能加速,安田财阀在整个海外布局上的动作也能加快;不过安田银行真的打算在东华也设办事处?”

  “东华这个地方不起眼得很,即使这样的速度要追赶平江市,也要过好几年,不过也有几个有趣的人物,”安田诚智说道,“这个沈淮在英国期间,人一直都留在伯明翰,跟西尤明斯、跟飞旗实业有接触。只是你所说的东华厉害人物谭、虞等人,对这些事情都一无所知,怎么可能会是沈淮的对手?要避免富士制铁在东华给边缘化,安田银行不帮你们一把,怎么成?”

  “我们要不要把这些信息告诉谭、虞他们?”

  “现在怕是来不及了,也没有意义,”安田智诚不屑的说道,“再说,要是把对手直接掐灭在摇篮里,也实在无趣得很……”

  ***************签约仪式,省钢、长青集团及富士制铁举办宴会庆祝;鹏悦、渚江建设、众信投资这边也在尚溪园举办宴会庆祝——这一次,虽然叫省钢他们获得对梅溪港码头对等的控制权,鹏悦、渚江建设及众信投资也回拢比当初投入大得多的资金,也是一件值得祝贺的事情。

  沈淮手里拿着今天出席签约仪式的名单,看到安田银行的代表也姓安田,指着安田智诚这个名字,问孙亚琳:“你说这个安田智诚,是不是来自安田家族的?”

  日本的经济在相当程度上由金融资本集团支撑,又由于日本经济社会传统封闭的性质非常严重,故而外界都习惯把日本的金融资本集团称之为“财阀”。

  国内对安田银行为核心的安田财阀还颇为陌生,但实际上,作为日本国内第三大炼钢企业富士制铁,也只是安田财阀的旁支而已。

  富士制铁在东华投资建造的合资钢厂,除了各家的直接出资外,差不多三千万美元的日元贷款,就是由安田银行提供;而富士制铁、省钢、长青集团这次参股梅溪港务公司,也将由安田银行提供相当一千万美元的日元贷款补充建设资金。

  虽然长青集团的资产规模也有数十亿美元之巨,但比起安田财阀,还是弱小得很。

  国务院近期放开外资银行机构直接入驻国内的口子,首批有意愿进入国内的外资银行,沈淮也有看到名单,安田银行也在其列。

  虽然国内暂时不会允许这些外资银行在国内直接吸纳存款,但这些外资银行自身的资本实力雄厚,一旦他们有条件直接进入国内的产业投资市场,动作或许有可能会比想象中更迅速。

  特别是富士制铁与安田银行的关系密切,有些事情对梅钢来说就更有迫切性。

  “……”孙亚琳侧过头来,说道,“是个趾高气扬的家伙,骨子里都透着傲慢的气味;也只有小日本财阀家族出来的人,才会有这样叫人厌恶的气味。”

  日本从七八十年代就崛起为全球最活跃的经济体之一,日系财阀早就在资本市场横冲直撞了近二十年。相比较之下,英法等西欧的资本势力就相对处于弱势,彼此之间有合作,但更多的是看不顺眼。

  沈淮笑了笑,他虽然很多方面都在努力的学习日本的经济模式,但骨子里对日本谈不上有什么好感,能理解孙亚琳的心情。

  请收藏:https://m.s3m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