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五章 谈判专家_官道之197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利用!”李老板瞪圆了眼睛,“如何利用?”

  的确,他相中了德江,被电影里那风光绮丽的玉女峰所打动,可拥有千古文豪苏轼做背书的眉山,同样是他愿舍弃的,奈何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如今听薛向说可以利用,他真是兴奋莫名。

  薛向道:“先说那位梅山的这位千古大文豪苏东坡,众所周知,苏轼是在眉山出生的,可除了历史学家,多少又知龗道,苏东坡少年时期除了跟随其父苏洵读书外,还在云锦书院念过三年书,而这云锦书院就在咱们德江的黑水县内,玉女峰山脚下,现如今虽早已破败不堪,成了狐鼠之家,可若肯翻新一二,苏东坡的美名,又岂能不为我德江所用。”

  “再说这银山大佛,乃是临水而建,要玩赏,又何须攀登,银山至德江,本就通水路,若有游客至德江,二位完全可以安排水路而行,顺道就将这银山大佛给玩赏了,又何须抱憾?此乃鱼与熊掌二者得兼!”

  啪,

  戴裕彬一巴掌砸在墙上,满脸都是喜色,看着薛向的目光,写满了崇敬!

  对这位首长,他真是佩服到了骨子里。

  按说,此次招商,德江方面是半丝半缕优势也无,要不然地委,行署的大佬们,也不会避之唯恐不及,将这烫手山芋,愣是塞到了自家首长手中。

  可自家首长自接手后,不避艰险,几次三番亲赴实地考察,又以奇巧得近乎梦幻的想像力,想出了电影放映这巧夺天工的一招妙棋,立时将最危急的局面,完全逆转。

  什么叫“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于将倾”,这就是!

  而戴裕彬更知龗道,这来之不易的局面,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自家首长灵机一动,就有的!

  而是自家首长一次次不避艰险的实地考察,亲身赴险的亡命拍摄,才赢来的,为的正是五百万德江人民的福利,可自家首长从来不将人民挂在嘴上。

  反倒是地委、行署的当道诸公,整日里人民个没完,其实,人民就是他们搞斗争的幌子和工具,真到要为人民办事儿的时候,可有一个如自家首长这般亲身上阵的么,那三天三夜不眠不休的艰难,他戴某人可是看得真真切切。

  却说,戴裕彬原本就为薛向扭转局面的本领和不易,感动得不行,不曾想薛向竟又发此惊人之语,化敌优势为己用,简直是夺天地造化的妙想,他更知龗道此话一出,德江招商的大局就此定矣,所以才忍不住激动,一巴掌拍在了墙上。

  按说戴裕彬如此动作,有些不合时宜,可李、陈二位,却是浑然不觉。

  原来这二位亦是一脸兴奋,一个使劲搓着巴掌,一个攥紧了拳头,皆双目放光,死死锁定薛老三,像是盯着块无暇的美玉。

  这二位实在是太惊喜了,他们怎能想到,这位薛专员竟是如此

  请收藏:https://m.s3m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