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7章 当国学天才遇到相声_娱乐之最强大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哈哈,李凡,我发现了你刚刚《八扇屏》中诸多的错误!是国学常识性错误!”

  李凡双手撑着两把椅子,探着头,道:“你说说看。”

  “首先,‘万岁’一词,起始于汉武帝时期,这里有个典故,说一心想长命的汉武帝到嵩山太室山上祭祀上天,随从的官员在山下听到有人呼‘万岁’,一连呼了三声,官员问山上的人,可山上的人都说他们没有喊,但也听见了;问山下的众人,也说听到了但大家并没有喊。

  于是,这个事便当作‘祥瑞’记载下来了。而从汉武帝开始,便有了‘山呼万岁’之说!而且是三声。司仪官喊:‘山呼!’众臣:‘万岁!’司仪官再喊:‘山呼!’众臣:‘万岁!’司仪官三喊:‘再山呼!’众臣:‘万万岁!’

  所以说,李凡你错误了,商纣王时期没有‘山呼万岁’之说!”

  李凡笑了笑:“首先说一点,我所讲述的是从手抄本上看到的,是前人的作品,我只不过一字不差地叙述出来,你说我错了是不正确的,要错是前人错。其次,这段《不是人》,开头引用的是《封神演义》的第一回‘纣王女娲宫进香’,这是病根,要错是《封神演义》错。

  而且《不是人》引用《封神演义》是稍作了改动的,《不是人》中‘山呼万岁’,而《封神演义》中则是‘山呼称臣’,若说错,错的不是‘万岁’,而是‘山呼’!”

  电话那边儿没声了,直播室里也没声了。

  遇到国学方面相对深入的知识的时候,几位相声专业人士只有静静听着的份儿了。

  李凡顿了顿,再道:“‘万岁’这个词并不是汉武帝首创的,上溯到战国时期,人们便频繁使用了,再往前推进,西周春秋时期也有同义词!

  早期,‘万岁’是颂词、祝福语,谁都可以用,没有阶级之分;它还可作为‘死’的讳称,比如说‘寡人万岁千秋后,谁与乐此矣?’;而且它还是一种欢呼语,翻译成白话就是“哇塞,好棒啊!”“太赞了!”……

  而汉武帝自称万岁后,这个词当时也并不是完全皇帝私有化的。

  还有什么疑问么?”

  电话那头的观众想了想,“那没了!”

  黄雨琪调侃道:“这位听众不是发现了诸多错误么?”

  “现在没有了!”

  挂断电话,黄雨琪问道:“李凡,我倒是发现了这段《八扇屏》里一处特别明显的错误,纣王曰:‘女娲有何公德,朕轻万乘而往降香?’这个‘朕’字,是自秦始皇开始为皇帝的专有称呼啊!”

  李凡淡淡地道:“这个‘朕’字在秦始皇之前便客观存在,秦以前指‘我的’或‘我’。甲骨金文中作单数第一人称领格,比如说《离骚》中,‘朕皇考曰伯庸。’意思是:‘我的父亲叫伯庸。’所以说‘朕轻万乘

  请收藏:https://m.s3m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