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九章忘我_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虚空,都只不过是气的不同形态。唯有领悟了气,才能掌握天道人道。李志常刚才就是在以‘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来描绘一方天地,一方山河,归根到底,不脱离道家忘我之境,不脱超脱物外之情,而这一切,又根基于气的演化。

  那书法的意境,可谓茫茫渺渺,浑然难测,足见李志常的厉害处。”

  贺知行看向李志常,心中不免更加慎重了。

  徐清长大大方方,拱手一礼,说道:“这十几年浑如一梦,直到今天才有所醒悟,这一切都拜李兄所赐。”

  李志常受了对方一礼,并不避讳,他受得起,不接受,反而是对徐清长的不尊重。

  只是淡淡回道:“以徐兄的才学,将来也能领悟到这一点,而且若非徐兄、贺兄这等人物,别人也未必能领悟到什么,终归道可以传,但能否有所成就,仍得看自身心性。”

  “话虽如此,可是若无李兄,还不知道,要多走多少弯路,多蹉跎多少时光。”徐清长不由感慨道。

  贺知行微笑道:“此事当能流传后世,今日能参与其中,不得不说,沾了徐兄和李兄的光,外面不是说话的地方,还请跟在下入内。”

  跟着贺知行的两名儒生,看着两人对李志常态度大变,总结一句,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却觉得好厉害。

  对着李志常态度,也不免自然恭敬了许多。

  毕竟凤山书院,也不是谁都能来的地方,里面的儒生,未必个个都是世情通达,却绝不会是什么蠢货。

  就算之前他们对徐清长有所鄙夷,但是当面也不会做出打脸、讥嘲的举措。

  一行人,不多时就入了书院。

  无论是小武还是香儿都是第一次进入儒学书院,倍感好奇。

  小武才学会勾连天地元气,五感敏锐,感觉到这里的不同。这里的元气似乎很是浓郁,他试着催动心法,可是那元气只往身体里走了一圈,半分都没留住。

  他暗自讶异,却见贺知行对他露出笑意,让他浑然摸不着头脑。

  原来这儒家书院,本就是建在荒芜之地。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

  这儒家书院固然天地元气浓郁,却是因人成事。

  乃是前贤大儒,日夜讲学,感悟天地,法则自然演化,后来求学的士子越来越多,潜移默化下,就影响了周围环境,形成了这种独特的地方。

  这元气虽然浓厚,却物随其主,充满气学一派的法理。

  小武不同文墨,心中没有气学的法理,跟这天地元气就呼应不起来,在这修行,只能竹篮打水一场空。

  因此这种大书院所处的地方,虽然极好,却没有修行者出没,因为在这里,根本无法修行。

  若有一日,人人开启民智,有了自我坚持的道理,文思汇聚,便越是难容鬼神。

  一切仙魔菩萨、牛鬼蛇神,都会因为天地间元气被法理、文思充满,不能操纵,失去神通变化。

  那时候便是人道鼎盛之时,又可以称为末法之世。

  天道人道,一盛一衰,上古之时天道大兴,故而人道筚路蓝缕,后来中古诸子,大兴人道,便有了远古练气士的衰落,形成了现在天道人道并肩而立的局面。

  但是发展下去,人道终究会压过天道,到那末法时代,此亦是无可奈何之事。(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s3m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