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一章 东海之东,碧波连天水惶惶_陌上幽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晒海苔的季节,打上架子,放上去时还是绿色的,几天晾晒、风干之后,就成了紫色,所以海苔又称紫菜,是海边渔民的一项生活收入。

  李问道拉着他的月瞳妹妹的手,站在一个高处,放眼望去,一片绿间杂着一片紫,远处还有很多渔网也在太阳底下晒着。

  “哥哥,听说渔民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为什么他们要天天晒网?”林月瞳看着远处的渔网,迷惑不解。

  “渔网是由麻料制成,不禁长时间水渍,否则很快就会腐烂、发霉。所以,出海的渔民回岸后,第一件事就是马上晾晒渔网,第二件事才是回家睡浑家。”李问道说着,手就放在了月瞳妹妹腰部。林月瞳赶紧把身体藏在李问道怀里,远处还是有人的呀。

  两人一边散步,一边打听着渔船出海的事,终于有一艘不算小的渔船愿意特地送他们去梅岑山,一来一回,说好了八百文大钱,这个价格可不低,相当于八钱银子,但人家出海一次确也不容易。约好明天一早即可出发。

  吴越国的钱币主要分两种,铜钱,又称大钱,是用来流通的;银锭,俗称银子、元宝,则只做为财富象征,是不能流通的,你就是拿出银子来交易,也没人敢收,胆敢用银子交易,是要被官服治罪的。

  其实,明以前,银子都是不能在市面上流通的,究其原因不过是华夏缺银、银矿太少,整个社会购买力并不高,民间交易,铜钱足够了。真遇到大宗交易,根本不需要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我华夏,自古重承诺,古人一诺千金,可不是文人随便写出来玩的。人无信则不立。啥意思?就是你要是说话不算话,你都没法立足社会。

  第二天一早,两人手拉手来到港口,远远就看到一个少年向他们跑来,“敢问这位郎君可是要去梅岑山的?”那少年十五六岁,有点腼腆。原来港口渔船太多,人家怕他们一时找不到自己的船,特意派出自己孩子早早就在此处等候了,毕竟二人衣着上就不是当地人,反倒好认。

  船上父子三人,一个三旬出头的汉子,两个少年,除了那十五六岁的外,还有个十二三岁的。渔民生活不易,男孩到十二三岁,便要跟随家中长辈出海打鱼了,女孩也不会闲着,留在家中也是有很多家务活计要做的。

  留给他二人的舱室,显然是昨日特地收拾干净了。林月瞳勉强能接受,进了舱室,关上门,紧紧抱着她的问道哥哥。

  “怕晕船?”

  “嗯。”

  “没事的,你在湖里都不晕,海里应该也不晕,现在外面也没啥风浪的,再说了,你都吃了一路的杨梅、糖果了,不怕。对了,杨梅可甜,拿一个我尝尝。”

  本以为妹子会拿一个糖果给他吃,没想到人家直接小嘴就对了过来,小舌头抵着半块糖果

  请收藏:https://m.s3m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