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八章 打高丽的理由又多了一个_贞观二年之他来自未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过一些,但那都只是纸上谈兵,是从来没有实际操作过的,而且时隔这么久,很多的知识细节臣也是记不起来了,要知道这化学可是最严谨的一门学科,很多化学反应都是容不得丝毫差错的,稍有偏差,有时甚至可能只是容器晃动的幅度大了些,都有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若真有一丝可能,臣又何尝不愿大唐能五谷丰登?只是臣的能力所限,实在是没有办法,还望陛下能够见谅。”

  见胡迭的神情不似作伪,李二也只能接受这一事实,叹道:“看来,是朕心急了,只是爱卿所学之中,难道就没有什么我大唐用得上的增产之法吗?朕不求太多,哪怕只要能让现有的田亩增产一成,都可养活百万的百姓啊。”

  胡迭想了想,答道:“其实也不是没办法,农业增产除了化肥,无非就是增加耕作的田亩数量和改良作物,前者,臣已经在研制一种新型的犁,等研制成功,这种新型的曲辕犁至少可以比现在农户所用的犁的效率提升一倍以上,这样一来,同样的人力,就能耕种更多的田地;后者,臣知道海外有几种高产的作物,比如高丽就有一种名为占城稻的水稻,如果放在江南地区,可以做到一年三熟。”

  李二猛的一把抓住胡迭的手,惊喜难抑的问道:“此言当真?”

  胡迭下意识的挣了一下,却纹丝不动,只得苦笑道:“应该不会有错。”

  放开胡迭的手,李二望着殿外的宫殿建筑,一张脸因兴奋而涨得通红,久久,才缓缓吐出一句感言:“若如此,我大唐从此无忧矣!”

  说着,却又好像有些不信,回头问道:“爱卿所说这曲辕犁,果然有如此神奇?却不知此犁造价几何?可否大力推广?”

  胡迭答道:“犁的造价跟现有的犁差不多,只是结构上有些变化,如果想要效果达到最理想,犁头最好是用钢来做,当然,铁的也行,只是效率会稍微差一些,要经常磨,不过总的来说,推广应该是不成问题的。目前,从我们试用的效果来看,只要一头牛,一个人,犁地的速度就能比现在的普通犁用两头牛,两三个人的速度还要快一倍,而且犁出的泥土还更深。”

  李二倒吸了一口凉气,惊道:“那这可就不止是一倍了……你这犁究竟有何神妙之处,竟有如此功效?”

  胡迭笑道:“这没什么,不是这曲辕犁有多厉害,而是现有的犁在结构设计上本来就很不科学,臣看过,现在的犁,大部分都是‘T’形的结构,这从物理的力学上来说,是很不合理的,因为这样的设计会导致牛的拉力绝大部分都会被浪费掉,没有直接作用在犁头上,而扶犁的农夫,为了保证犁的走向正确,又不得不付出大量的体力来抵消这些被浪费的拉力,效率自然也就低了。

  请收藏:https://m.s3m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