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1 出殡_填房重生攻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就越浓厚。

  自赵太爷辞世之日起,均是大晴天,偏生一到出殡的日子,老天就下了雨,镇上都说这是赵家祖上显灵了,赵家子孙前程不可限量。

  赵家上下均高兴,但兆头虽好,却为出殡平添了不少麻烦,送葬的队伍不下五百人,得专门派不少人撑伞,这雨又是夜里才开始下的,一时间哪里能找出那么多人来撑伞?

  赵家几位主心骨再三商议,才做了决定,抬寿材、照明、以及撒纸钱放鞭炮的,每人指派了一个打伞的跟着。

  其次则是孝子,抬灵牌的大老爷,扛引魂幡的二老爷是重中之重,各自派了两个撑伞的,其余的人自给自足。

  再就是跟着送葬的和尚,一时间也抽不出人手来,便只给几位上了年纪的老和尚安排了人撑伞。

  这一折腾下来,连老祖宗房里的金灵都被抽走,只留了吴妈妈一个,方霏这边更是一个也没留下,除各个门上均留了两名小斯守门外,赵家几乎是人走屋空。

  亥时一到,前堂的供案立马被撤走,只留下那道纸糊的白墙,灵堂里站的全是前来祭拜的外家人。

  赵家晚辈以大老爷为首,全部跪在灵堂外头,不少女眷伏在地上,嘤嘤的哭着。

  阴阳先生手提一只七斤重的大公鸡进了灵堂,握着公鸡脑袋,站在寿材正前方,隔着纸墙拜了三拜,忽然大喝一声‘撤’!

  话音刚落,灵堂里围观的人群蜂拥而动,纷纷冲上前去开始拆那道纸糊的白墙,哄抢用做墙骨的紫竹竿子。

  这是当代的风俗,富贵的人家但凡家中有人过世,都要搭起这样一道竹骨白纸墙,逝者寿数越高,搭墙用的竹竿就越是吉利,尤其是家里有小孩的,为了图个好彩头,更是拼了命的也要去抢。

  赵家太爷七十辞世,也算是高寿了,紫竹竿子和快就被人抢光,地上的纸碎也被清扫干净,停放寿材的内堂便呈现在众人面前。

  棺木上老早就绑上了抬丧用的杠子,棺材左侧,老祖宗拖着病体出来,送儿子最后一程,全身素白的方霏一手搀着老祖宗,一手拿着帕子捂住半张脸,低垂着脑袋,在外人看来,似是在掩面低泣。

  此时,阴阳先生提着被绑了双腿的公鸡来到棺材前,捏住公鸡双翅,又扯住鸡冠将公鸡脖子使劲往后拉,再扯去凸起的颈脖上方的细毛,捏住了白生生的喉管。

  赵大管事命人搬来一条长凳,摆上一个白瓷碗,自己亲自端上了放着缠了白布条子的菜刀托盘,双手高举过头顶,躬身上前。

  先生接过菜刀,顺势往鸡脖子上一抹,随即将出血口对准长凳上的白瓷碗,公鸡徒劳地挣扎几下,鲜血很快注满了大半个碗。

  赵大管事一挥手,便有人上前接过死去的公鸡,一溜儿小跑往后厨跑。

  按照习俗,公鸡要做成一道菜,给送葬回来的孝子们吃,但赵家人口众多,只能熬成汤,每人才能分到一小碗。

  放回菜刀,先生取出牛毛笔,就着新鲜的鸡血,开始在棺材头部画着奇怪的图案,末了大笔一挥,大喝一声:“起灵”!

  灵堂外的赵家后辈纷纷起身,跪到了灵堂外头的露天院子里,两队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从灵堂两侧鱼贯而入,抬起寿材便往灵堂外冲出去。

  灵堂中的人也紧随着退出,一个不留,赵大管事取出一把蘸了鸡血的大锁,直接锁上了正厅的大门。

  这也是当地风俗,避免亡魂留恋此处,不肯离去。

  请收藏:https://m.s3m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