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9章 孔圣人_大秦:开局策反秦始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焚书一事对于孔鲋有多大的打击?

  可是,外人不知道的是,嬴政当初是焚烧了除大秦以外的所有书籍,但他并没有彻底断绝这其中宝贵的传承,而是专门建立了一个宫殿用来储存这些书籍的备份,只是并未保证其不流传出去而已。

  毕竟当时的大秦风雨飘摇,正是需要稳定的时候,焚书一事,也是为了实现书同文车同轨这样的文化大一统而不得已做出的决定。

  为了让孔鲋彻底消除对大秦的恶感,叔孙通自然也不会隐瞒这件事,当面跟孔鲋解释了一句。

  “老师,您不知道,其实陛下当初也是承受了很大的压力才做出的这般决定。”

  “好了,你不必再说了,看来当年的确是我误解了陛下。”

  孔鲋摆摆手,他又不是不明事理的人。

  嬴政焚书是错了,但他身为皇帝,为了稳固自己的江山,此举也是无可厚非。

  更何况,秦始皇还特意留下了备份,并没有完全焚毁。

  最主要的是,秦始皇真正实现了孔圣人一生都在追求的目标。

  天下大同,教化天下。

  孔子为何能成为圣人,正是因为他开创了华夏历史上教育的先河,他是第一个提出有教无类理念的人,也是他将知识从贵族势力的垄断之中,传播到了平民的身上。

  可惜,孔圣人的理念对于历朝历代的帝王以及贵族来说,简直是他们所不能容忍的。

  若不是当初孔圣人三千弟子将儒家发扬光大,只怕现在的儒家,早就被那些贵族灭绝了传承或者成为他们的私物。

  九年义务教育,让天下百姓都有机会读书,这是何等的胸襟和气魄?

  难怪秦始皇能一统六国,单单是这份气度,又有谁能比得上?

  “敢问公子此来,可是需要老朽出山?若有何需要,老朽定不敢推辞!”

  孔鲋扭头看向扶苏,他隐居嵩山这么多年,依然培养出了不少的弟子,这就证明他从未放弃过传承教育的思想。

  如今,秦始皇推广九年义务教育,孔鲋要是早知道的话,肯定是第一个响应号召的。

  “夫子若是能出山亲自教导学生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其实末学此来,正是求夫子为九年义务教育发生,让儒家能相应大秦的号召,进入大秦的各个学校内担任老师。”

  “公子言重了,教书育人本就是我辈读书人应当做的事情,何谈一个求字?”

  孔鲋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了扶苏的要求。

  “公子放心,我这就命人收拾东西,公子先走一步,某即日前往咸阳!”

  “如此,就辛苦夫子了!”

  扶苏拱手,心中也不由得感叹,这才是圣人后裔的气度。

  他刚开始过来的时候,还担心孔鲋会因为当年嬴政所做的事情,而不肯出山呢。

  现在看来是扶苏自己多想了,孔圣后裔传承的圣人思想,那是印刻在骨子里,血脉中的。

  他们又岂会因为和嬴政之间的一点矛盾,而将自己教书育人的理念放下呢?

  ……

  请收藏:https://m.s3m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