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6章 教育大业_别叫我剑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人,在听到何平想兴办学院之后,都摇头说自己不适合这份工作。

  自己都没有信心,何平自然不会放心将教育工作交给他们。

  在没有人选择的情况下,何平一咬牙,自己操刀亲自上阵了。

  首先是编写选择教材,这个好办,学院不需要那些花里胡哨的,只分为武道科目与技工科目。

  武道科目针对天才学员与家境比较好的公民开放,而技工科目存在的意义就是教授给学员们谋生的技能。

  从木工到铁匠,从农夫到渔夫,都不相同。

  可别小看了种田打渔,特别是耕种方面,有专人研究土地如何增长,如何育苗,这可是一件极其重要的工作。

  一块土地,在没有完全开发的情况下,亩产也就三四百斤顶了天,然而要是经过专门的科学种植,从种子到施肥,收获即便达到一千斤,也是有可能的。

  这里面直接翻了一倍,可是巨大的差别。

  以后的日子里,很可能没文化连种田都要不上。

  平远三城面积很大,虽然是丘陵地形比不上平原,但是仔细耕种一下,能够使用的土地还是不少的,否则完全养不活东石城几十万的人口。

  实现粮食自给自足是保证势力长久存在的基础。

  何平可不想以后境内出现饿死人的情况。

  目前周边城市粮食还算富足,加上何平不断的采购补给,这才没有出现粮食问题,但这块地域平白对了几十万人,要是哪年出现了灾荒,粮食减产,那岂不是完了。

  何平可不想遇到这种事情。

  所以兴农事解决公民的粮食保证,是绝对的大事。

  屯粮也不用多,足够他治下的所有民众吃个五年,就够了。

  当然这都是后话,后续有关于这项政策,还是要兴建大量的粮仓以配合。

  发展教育事业,无非是想要手下的人才更多一些。

  毕竟何平没有什么积累,从无到有的过程总是比较艰辛的,也就只能埋头开始培养了。

  包括农业方面在内,何平都能从后来迁徙到平远城的公民当中找到合适的人才,虽然他们并不全都适合教书育人,但是当个实习老师完全不成问题。

  至于理论上的经验以及学识,就只能慢慢从老师傅那边学习了,何平准备专门派人整理收集资料,这是一个艰苦而又漫长的过程,但确实值得的。

  许多传统手艺没了传承,也正是因为老师傅遇到什么都喜欢留一手,以防止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但在何平这里则是完全没有这个担忧。

  一旦被选择成为新建学院的老师,不管是实习老师还是正式的讲师,学院都会保证他们生活的基础。

  指望后代给自己养老送终,不如相信学院一定会将你后半生的幸福照顾的妥妥帖帖。

  不过从思想上的转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这至少需要一代人的努力。

  何平有这个心

  请收藏:https://m.s3m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