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自投罗网_平凡的明穿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载中,因当时农耕和纺织造布的出现,命名了牵牛星和织女星。

  中国天远不止牵牛星和织女星,先人认为天空中在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星最亮,可供夜晚辨别方向。

  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名叫魁星,又称魁首。后来,有了科举制度,中了状元被称作“大魁天下士”,读书人将七夕当做“魁星节”,晒书就是源自最早的星宿崇拜。

  盛唐时期,据“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从此七夕节的习俗在民间也开始经久不衰,代代延续了下来。

  宋元时期,七夕节已经相当隆重了。现如今,金陵城中设有专门贩卖乞巧商品的坊市,大抵也是因没有迁都北方的缘故,历史上的明朝,七夕节逐渐淡化,女孩们都在家里小规模庆祝。

  不过受佛教盂兰会的影响,北方的白天,城市街上有热闹的舞狮子、耍秧歌等诸多杂技,晚上人们会沿河放万千河灯。

  北方受到天气因素,中元日以后,游船就要歇业了。

  现在的乞巧市上极为热闹,恢复到宋末元初小说“醉翁谈录”中记载的“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的喧闹景象。

  民间女子对凄美的牛郎织女爱情故事深信不疑,七月初八早上,都会觉得乌鸦喜鹊的飞鸣较平日稍晚一些,会笑谓之昨晚去银河上填桥了。

  一年一度的鹊桥会,夜晚群星璀璨,无数女孩不约而同的虔诚站在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那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并祈求上天让自己也能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也能有个称心如意的美满姻缘。

  久而久之的七夕节,虽不是什么“情人节”,但浪漫二字早已深入人心,这一日也似乎成为不亚于最盛大最重要的春节了。

  坊市简直成了人的海洋,观其风情,七夕节日渐成为人们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

  城外的人们忙着祭祖上坟,城内的人们忙着准备团圆家宴,女孩们则忙着在院子里,摆上一碗水,各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如椎,因以卜女之巧拙,谓之丢针儿。

  乞巧市面上主要卖各种箐篙粘香的篙子灯,点燃后,于水面恍若万点流萤。还有百姓家心灵手巧的女孩,以各种彩纸制成的莲花、莲叶、花篮、鹤鹭等莲花灯,以及琳琅满目的小玩具、小饰品,因此受到人们的喜爱欢迎。

  午后,一连闷在屋里五六天的红雯愈加烦闷,老爷刚回家就带着全家人前往太庙祭祀,她没有资格,于是也不梳洗,昏昏沉沉的躺在床上

  请收藏:https://m.s3m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