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七百三十一章 看戏_平凡的明穿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熟识的人相互打招呼对话,隔壁村里的郑里长对另一个隔壁村里的乡绅周家二爹问道:“周二哥,今年村里的收成不错吧?听说足足有八成呀,好福气。”

  周家二爹没有享用香喷喷的面条,这点自尊心还是有的,漫不经心的说道:“嗯,嗯!还好,哪里,五成都不到,比起人家萧家村差得远了,说不定到了冬上就会挨饿呢。”

  他那严峻的脸虽对着郑里长,目光却看着台上的黑包公,情不自禁的摸着胡子。

  “你老人家也来啦,哈哈!坐轿子来的吧?”郑里长换了方向,对一个很富态的老太婆问候,顺手逗逗她身边的孙子,“已经进了学堂吧?瞧瞧学校的衣服,这叫做校服对不对?这样式穿起来真是气派体面,好个漂亮的公子少爷啊!”

  徐灏忍不住得意的笑了,他大胆的把民国样式的中山装祭了出来,不管这和日本有没有关系,民国学生穿起来确实非常的朝气蓬勃,而传统的长袍真的不方便,也不好看。

  此外还有剪头发,徐灏没有强迫任何人,不过他自己已经剪了,也吩咐儿子要剪了,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父母同意了,自然就可以剪了,方便清爽又卫生,已经有些学生有样学样,平头首次出现在了华夏大地上。

  现代人想象不到满头虱子的样子,这在古代非常普遍。

  蓝蓝的天空,清澈见底的河流,完全没有污染的环境,可人的平均寿命只有可怜的三四十岁,再向往为之骄傲的古代同时就意味着落后愚昧,即使它乃是当世最先进最发达的国家,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方方面面都需要改变。

  很快戏唱完了,换了一出热闹的武戏,几个人围着下台的戏子,“呵!这打龙袍唱得好啊!”

  戏子心里瞧不起这些乡下人,极为矜持的问道:“我要请教,究竟哪里好呢?”

  几个压根没听懂的乡亲们顿时哑口无言,郑里长走了过去,说道:“我是外行,说话凭着良心,并不是在信口开河,你唱的确实不俗。”

  戏子面无表情的说道:“那倒要好生请教请教了。”

  郑里长笑了笑,回头把老太婆的孙子叫了过来,笑眯眯的道:“就让后生讲给你听。”

  孙子有些羞涩的先是低下了头,随即想起了校训,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勇气从心里升起,孙子缓缓抬起头来,朗声道:“打龙袍这出戏,说的是包龙图奉旨陈州放粮,在天齐庙遇到了盲眼的丐妇,说她是真宗的妃子,乃当朝天子之母,并有黄绫诗帕为证。包拯答应代其回朝辩冤,借元宵观灯之际,特意设了一出戏,指出皇帝不孝。

  仁宗一怒要处斩包拯,经太监陈琳说破当年狸猫换太子一事,赦免了包拯,下旨接

  请收藏:https://m.s3m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