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四章 将荣国府立为标杆_从红楼开始拯救名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会盯上他们了,对于国库来说,这是好事,皇上当重赏。”

  “是啊,这两人起了开头,后面的事情就好做了,朕一直都想要收回这些欠银,现在总算是有机会了。”景隆帝感叹了一句,然后看向陆文彬笑道:“至于你说的重赏,恐怕正是这兄弟两人想要的。”

  对于赏赐,景隆帝是不在意的。

  而且对于贾赦和贾政的行为,景隆帝也是十分高兴的,至少贾赦和贾政的行为,能够为国库收上来大笔的欠银。

  要知道,现在可是到处都要花钱。

  大赵朝廷已经有近百年了,太平久了,内部的矛盾就多了。

  土地兼并,贪官污吏盛行,天灾人祸也开始多了起来。

  还有军备松弛,可兵却越来越多,军费也跟着翻番的涨。

  还有修路,巩固水利工程,修运河。

  可以说,现在用银子的地方是越来越多,可税收却是越来越少。

  在开国之初,一年的税收大约是一千五百万两左右,到了太上皇登基之后,一年的税收却是达到了四千多万两银子。

  可是近些年,朝廷的税收却是越来越少,今年的税收甚至才三千多万两银子。

  税收少了,可是支出却越来越多,各种工程,赈灾,军费,以及官员的俸禄,每年都要近三千万两,可以说现在朝廷甚至都打不起一场大仗。

  这也是景隆帝逼着林如海增加盐税的原因之一。

  国库空虚,可是满朝的文武大臣和宗室勋贵,却是家底厚的让景隆帝都要眼红。

  从开国之初到现在,这些人家光想朝廷借银就有三千多万两。

  景隆帝一直都想要将这笔银子收回来,只不过由于太上皇的原因,想动手都没机会。

  现在好不容易有个还银子的,景隆帝说什么都会将贾家两兄弟好好的褒奖一番。

  想到这里,景隆帝对着陆文彬说道:“朕记得这贾政是在工部做员外郎吧?”

  一旁的戴荃连忙回答道:“回皇上,贾员外郎现在因为通州运河的事情,还闲赋在家,皇上您当时说了,运河什么时候修好,贾员外郎就什么时候回工部。”

  听到戴荃的话,景隆帝也想起来这件事了,想到贾政的能力,景隆帝也是无奈地很。

  之前将贾老二扔到通州修运河只是为了给荣国府和贾家老太太一个警告,谁想到这货连个运河都修不好,修不好也就算了,银子居然还没了。

  想到这里,景隆帝就有些头疼。

  无能到这种地步,整个朝廷估计也就这一个了。

  不过既然贾家都要将这个功劳放到贾政的身上,自己也不好不赏了。

  荣国府这个标杆是一定要立起来的,不让大家看到好处谁还会积极的还银子?

  沉吟了片刻,景隆帝便说道:“贾赦晋三等男,贾政升为工部郎中,授中顺大夫。”

  说到这里,景隆帝又加了一句,说道:“贾赦那个以物抵银的方法朕同意了,将东西入库吧。”

  至于装大方将那些东西给荣国府送回去,还是算了吧,朕现在也不富裕。

  请收藏:https://m.s3m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