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五章 责编王石明_重回八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主编的鼓惑并没有打动刚刚赶来的丁香,丁香说:“我还在上学,知识不能满足日后需要,所以——”,她看了包巳一眼,说:“我还是听包巳安排。”

  包巳对丁香的回答很满意。刘旭容看向包巳,也当场表态:“我不是音乐专业,需要学习,临时出去搞个业余的客串还行,还是继续我的教书把!有事时可以跟包巳去玩一下。”

  潘圆圆就没有顾虑,直接答应了刘主编的邀约,说回去请假,到上海去参加应聘考核。徐晴就矜持多了,看了包巳一眼,说:“已经有三家公司和我电话联系了,我还是看看再说吧!”

  和包巳的协议只能是草案,刘主编回去上报,公司批准后才能生效。包巳20%的份额坚持和其它建议和要求被记录下来,回去交给领导们协商。刘主编见初步达成协议,就笑着说:“看来包巳对发行前景很有信心啊!”

  包巳说:“我可以说,水平决定一切,目前消费水平下,宣传做得好的话,单曲的金唱片还是能够做到的,专辑更省钱些,出现白金双白金唱片都是可能的。消费者更喜欢相对便宜些磁带,一盒专辑,发行不上百万盘,我不要钱,这点可以写进协议,你敢打赌么?”

  刘主编对市场远景绝对没有包巳清楚,见他哂然一笑,算是回答。不相信又怎么样,他对打赌没有兴趣。刘主编拿回的磁带只能证明包巳的才华,不能出版发行,那得正式合同签订了才行。

  人民文学出版社来人了!天津百花文艺也来人了,但都铩羽而归,包巳的《岁月》已经花落花城,你的动作太慢了。县文联的老马陪着各路神仙,在新收的小弟侯树明招待下,吃得不好意思起来,事情没有办成,害得小侯忙前忙后的,就决定问问他有什么困难。

  侯树明觉得低三下四的奉承终于有了效果,一切忙活都值了!在县里文宣部门过问下,他的军转问题得到落实,在元旦前人员调整的时候,成为一名乡政府正式科员,也成了名副其实的乡宣传科的侯委员了。这是后话。

  剧本小说这种新体裁表现方式还是新生事物,《渴望》寄到长江文艺出版社的时候,一位李编辑很不以为然,看了几页,就觉得除了字迹好看些,都是街坊邻居间的琐事,没有什么新意。就转给对面的王石明副主编看看,这是程序。一份投稿,必须有三个人审阅,才能决定它的命运。

  王副主编看了一会儿正文,可能是心情问题,就去看梗概提纲,然后再看包巳的自荐信。到下班的时候,他已经翻阅了近半内容。他看了对面的李编辑一眼,有些责备,但不能指责说你错过了一篇佳作了。

  他去敲总编老何的门,说明情况,老何看了包巳的信,觉得有些眼熟,从文件柜拿出另一份

  请收藏:https://m.s3m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