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4章 会盟之两国舌战_我,开局辅佐嬴政,成为六国公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迁猛然站了起来,又缓缓地坐下,冷笑道:“秦王,只要太行山还掌控在寡人手中,寡人的赵国,就会东山再起。”

  嬴政笑而不语。

  这个时候,李斯拿出了已经起草好的盟约,起身来到中央,笑道:“赵王,这是秦国起草的秦赵盟约,还请赵王过目。”

  接着拿出了另外一份,走到魏王身边,笑道:“也请魏王过目,可为秦赵两国作证,也为天下作证。”

  赵王迁接过竹简盟约,翻看一看,顿时皱眉,怒道:“秦王这是何意?为何用秦国的文字,而不用我赵国的文字?”

  (中国文字,在西周时期就基本统一了,但到了战国时期,诸侯割据,导致了文字出现了变化)

  (总体来说,秦国当时因为落后,沿用了西周字体创造了秦篆,而东方六国却是出现了偏差,文字简化或者繁化,导致本来文字面目全非,一个字有几种写法。)

  李斯道:“这是我秦国起草的盟约,自然是用我秦国的文字,难道还要用赵国的文字,天下哪有这种说法?”

  赵王迁冷哼一声:“两国盟约重在公平,其中一份自然要用赵国的文字书写。”

  “没人拦着赵王,赵王可以让人重写一份。”李斯拱手道。

  赵王不说话了,继续看内容。

  嬴政却是陷入了沉思,在三年前,他就思考过这个问题,六国的文字不同,车轨不同,度量衡,货币等诸多地方都是不同的。

  这导致各国在相互交往中,遇到了各种麻烦,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即便是将来他嬴政一统六国,这也将会是一个巨大的阻碍。

  各方面都不同,如何能做到政令统一?

  嬴政摸着下巴,脑袋里却是飞速的转了起来。

  这个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伦,等寡人回到秦国,必须马上着手去做。

  但凡是在秦国境内,必须要做到各方面统一,而往后只要秦国攻占一地,也要马上施行起来。

  (“车同轨,书同文,度同制,行同伦”,并不是嬴政发明,而是出自春秋时期《礼记.中庸》,嬴政只是引用。)

  等赵王看完,李斯问道:“赵王可对盟约内容满意?”

  赵王迁没说话,实在是气得说不出来,顺手给了身边的赵佾。

  赵佾接过盟约,看了一会后,皱眉道:“秦王,这盟约我赵国不可能同意。”

  “我秦国已经让大军退二十里,让出了阙与,滏口陉,羊肠陉,赵国还不知足?”李斯怒了,大声呵斥。

  “这是我秦国的最终底线。”

  赵佾道:“秦人还能再*点吗?这三个地方,本来就在赵国的控制下。”

  李斯:“???”

  嬴政嘴角抽抽,看向了王翦。

  王翦笑道:“这三个地方,就是两国对峙的地方,基本各占一半,后来大王要和赵国联盟,大军就后撤了二十里地,让给了赵国,我大

  请收藏:https://m.s3m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