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二章 明三朱竹雕_道家神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嘉定竹刻,以及代表人物“三朱”,他还是有印象的。

  嘉定竹刻盛行于明清两代,明正德到嘉靖年间,出现了著名的竹刻家朱鹤、朱缨、朱稚征,一门三代相传,世称“三朱”。三朱最大的特色,就是以书画入竹刻,以刀代笔,独创了高浮雕、深刻的技法。可以说,三朱是嘉定竹刻流派的开创者!

  朱鹤号松邻,其子朱缨号小松,其孙朱稚征号三松,这件竹刻笔筒,虽说小巧,竟是朱稚征的得意之作。(朱松邻,民间竹刻工艺嘉定派的创始人。名鹤,字子鸣,号松邻,以号行世,又号松龄。江苏嘉定(今属上海)人(其子孙亦此)。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正德、嘉靖年间。他善书法,工行、草书及韵语,亦善绘画与篆刻。其竹刻作品或行、草、楷、隶,或人物、山水堪称绝技,尤长于高浮雕竹刻。他对竹刻见解独到,尝论竹刻虽“小道”,属技艺末事,但竹刻之人“非具(唐)郑虔‘三绝’(诗、书、画),灵襟洒脱,居尘出尘,不能下一笔”。他的竹刻与一般工匠的雕刻迥然不同,系以刀代笔,制度浑茂,深以神似。所刻器物有笔筒、香筒、杯、罂等,尤以刻制簪钗等物为时人崇赞。自朱松邻后流传于世的嘉定派竹刻,皆以文人竹刻的艺术风格为主流,有着浓郁的诗、书、画“三绝”的气韵和文人高雅的色彩。朱缨,字清甫,号小松。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明万历年间。朱松邻之子。亦善书画,工竹刻,又能雕犀角、象牙、紫檀等。人赞其能承父业,并深得巧思。所刻器物,务求精致,技艺臻妙,有过父之誉。代表作有朱守城墓出土的《刘阮入天台》香筒(现藏于上海博物馆)。朱三松,名雅徵,号三松,以号行世。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明天启、崇祯年间。朱松邻之孙。承家传,精于竹刻,造诣极深。所刻画面多取材于文学作品,其物象神完情足,栩栩如生。代表作有浮雕《窥简图》笔筒、竹根圆雕《残荷》笔洗等(均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朱氏祖孙三人精研竹刻前后百余年,他们的竹刻艺术,对当时及后世的竹刻工艺均产生深远影响,世称“三朱”)

  实际上,朱鹤的竹刻,虽说有开创性技法,但是多写意,欠精美;而朱缨,最擅长的是神圣仙佛,要论这远山淡石,丛竹枯木,还是到了三松朱稚征这一代最为精美。而且,到了朱稚征这一代,朱家竹刻之名开始声名远播,而学徒也开始大规模的出现。

  这些,陆轩并没有了解得如此详细,但是断定这是嘉定竹刻,又是三松的得意之作,也就足够了。

  “这件笔筒,我老公说最起码是清代的,而且有明代竹刻遗风,保不住还是明代大家的作品。”女子看陆轩审视良久

  请收藏:https://m.s3m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