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45章 远东一盘棋(十三)_大明元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百七十九万,此其最少者,而出已倍于入矣。

  近者迁四御使扩天下府藏,二百年所积者而尽归之太仓,然自老库百万之外,止二百十万有奇,不足九边一年之用,国计至此人人寒心”。

  他当时这个说法固然是秉承高拱、张居正等人之意,为推动俺答封贡造势,但其中所例举的数据如果单独去看,则每条都是实情。以此足可见募兵花费之高昂,已经是当时朝廷完全承受不起的了——毕竟当时又没有加征什么辽饷、练饷、剿饷之类。

  明军募兵数十万,年花费三四百万两,南疆六大警备军共约三十万,花费难道就少了吗?

  当然不会少!

  警备军的募兵银(一次性那个)价格前后不同,最早的一批全是汉人,虽然是以北人为主,但高务实当时给得颇高,为每人六两。而由于京华的规矩,衣服这一块是定期免费发放,所以“衣装银”倒不必给了。

  后来平定安南之后,由于整体打上了归化户籍制这个神BUFF,京华得以在安南人中募兵,这下子募兵费用大减,直接来了个对半砍——每人给银三两,衣装银则照样不必给。

  再往后陆续平定缅南、暹罗、南掌、柬埔寨等地,归化户籍制同时推广开来,募兵的范围也越来越大。当时曾经考虑到缅甸等地原先的国王们募兵根本不给钱,差点把募兵银给取消掉,但高务实知道有对比才有伤害,所以保持了“给银三两”的标准。

  但这笔钱可不是拿三十万人乘以三两这么简单,战争中受伤、战死而导致的损失都需要补充。补充不仅要给募兵银,还要给抚恤银,还要根据归化户籍制的一些规定给予其他补偿,总之归根结底都是要花钱的,并且花费绝不算少。

  然而这依旧不是全部的花费,算起来只能说是“人员费”。除此之外,三十万大军的军粮、营房、战马喂养、训练等各种七七八八的日常开销也绝非小数目。

  另外还有一个大头,就是武器装备的配备以及磨损、战损后的维修或更换。在这一系列的花费上,警备军由于火器化程度更高,而且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总是换装京华最先进的武备,导致他们比明军募兵的花费更高。

  总之,在抵消了归化户籍制带来的募兵银优势之后,警备军还要多花不少的一笔钱。

  最终的结果就是,哪怕是在没有大规模战事的情况下,南疆这三十万大军每年要花费三百二十万两以上——这还是把之前的募兵银去掉后的数据,换句话说就是仅仅维持这支军队,高务实现在每年就得花这么多钱。

  这笔钱,已经接近目前大明九边那差不多九十万大军的普通花费了(但是不算近几年来为了对察哈尔开战而增加的额外花费)。

  从这个角度来说,黄芷汀对警备军的花费忧心

  请收藏:https://m.s3m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