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82章 外交谈判不是许愿_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82章外交谈判不是许愿

  “陛下怎可如此意气用事?”

  “便是要开战,也重要同我等商议一番?”

  “至不济,也得先请奏太皇太后······”

  散朝之后,走在从宣室殿到司马门之间的宫道之上,众朝公面上无不是严峻之色,人群中还不时响起类似的私语声。

  但在这些私语声中,只能听到诸如‘陛下为何如此?’‘这该如何是好’之类的询问,却没有哪怕一句话,不是在用疑问,亦或是质问的口吻。

  不知过了多久,簇拥着走向宫门方向的众人,才开始将目光撒向人群前方。

  ——这种时候,必须有人站出来。

  安抚朝公众人也好,折身回去劝谏也罢——这种时候,必须有人站出来做些什么。

  不出意外,最终站出来的,是朝公大臣当中,人缘最好的太仆袁盎······

  “我倒是认为,诸公,大可不必如此担忧。”

  轻声一语,将众人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便见袁盎悠悠然屡屡髯须,又故作神秘的沉吟片刻;

  待众人都有些焦急起来,方淡然一笑,满是轻松地侧过身,对身旁的刘舍、田叔等人稍一拱手。

  再等这几人拱手回礼,表示自己并不介意袁盎出这风头,袁盎才正过身,悠悠发出一声长叹······

  “我还记得,太宗孝文皇帝见年,朝中便有人建议太宗皇帝:吴王刘濞反形已具,与其等他起兵再反制,倒不如先下手为强。”

  “但太宗皇帝却说:太子不慎失守,误杀了吴王太子,便是吴王有些怨念,也实属情有可原。”

  “若其反,自是有悖人臣之道,当发兵以平之;”

  “然若吴王未反,而长安先发兵,则恐天下人言:朝堂贪图吴地,故先杀太子,后杀其王······”

  如是道出一语,惹得众人纷纷疑惑地皱起眉头,却见袁盎又是嘿然一笑,再侧过头,似笑非笑的望向刘舍。

  “桃侯可记得当年,太宗皇帝说完这句话之后,所下达的第一道、第二道诏令是什么?”

  此言一出,众人便又齐齐将目光移向刘舍,似乎是想要听到什么‘太宗秘幸’。

  在众人的目光注视下,刘舍思虑片刻,面上也终是涌上阵阵了然之色。

  “若非太仆提及,倒是险些忘记了······”

  ···

  “自太祖高皇帝立汉国祚,乃制:诸侯王三年一朝长安,非天子诏不得擅出封国。”

  “除非另有诏谕,否则就必须严格最受‘三年一朝’的规矩,不到时间绝不可私朝,到了时间,也绝不可不朝。”

  “——当年,吴王太子为当时的储君,也就是先孝景皇帝失手误杀,太宗皇帝闻之大怒,重惩了储君;”

  “之后又令人,将吴王太子的尸首送回吴地,以落叶归根。”

  “但在见到王太子的失守之后,刘濞却怨怼

  请收藏:https://m.s3m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