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1章 洪武五年春_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牵头下,与众大臣,一起商议一些细节后,草拟一份新税法呈交朱元璋点头后,就开始按部就班地实施下去了。

  ………………

  洪武五年,春。

  朝廷方面如火如荼进行科举改革、税制改革的时候,杨宪悄无声息建成了大明,不,应该说是全世界第一个畜力轨道公共运输系统。

  说人话就是,一条扬州直通京城的轨道列车。

  这一切都多亏了去年三晋之地灾情,一路逃荒,最后留在扬州的那些灾民们。

  开春后,出乎杨宪意外,只有一小部分人选择回归故土。

  大部分人竟然都选择留在扬州,扎根扬州,将扬州当成是自己的第二故乡。

  劳动人口激增,令得杨宪做起任何事情都格外顺利。

  今天就是列车首次尝试发车的日子。

  太子朱标、二皇子朱樉、明记明面上的大掌柜王月悯、魏国公府千金徐妙云等人都受邀来参加了发车典礼。

  场面那叫一个热闹。

  通往京城的车道上。

  六匹战马甩着马蹄,打着响鼻,一道道热气从它们鼻子里喷出。

  显然已经做好了出发的准备。

  这些战马个顶个的膘肥体壮,扬州可没有这么好的战马,都是朝廷特许,直接让徐达从北方边地送过来的。原本魏国公徐达是要来亲自参加这个发车典礼的,可由于边地军务走不开,这才让女儿徐妙云替他过来。

  至于为什么不是长子徐允恭来,那就不得而知了,毕竟这是他们徐家内部的事情。

  “杨卿,你真的做到了。”朱标看着眼前的列车,感慨道。

  从杨宪治理扬州开始算起,真正认识杨宪也就两年多时间,朱标发现这世上好像就没有杨宪做不成的事情。

  他不过是无意间和杨宪抱怨过几次,说京城扬州往返速度太慢,太折腾人了,没想到他就直接捣鼓出了这个轨道列车。

  这样一来,京城扬州往返仅需一天时间。

  他便可以更加频繁地来扬州找杨宪请教学习了,而不会因此耽误政事了,一想到这,朱标脸上笑容就越发灿烂了。

  二皇子朱樉则是打从到了扬州那一刻开始,便开始自己一个人在那研究轨道列车,时不时还抓着一些工作人员问东问西,可以看得出来,对于基建他是真的热爱。

  难怪原时空,他主持修建的城墙是中国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

  也就杨宪身为这次发车仪式的主人公,抽不开身,而且又有太子朱标在一旁。

  不然他早就逮着杨宪,开始当场拜师学习轨道列车如何制作了。

  王月悯虽然这次是作为发车仪式的嘉宾来的扬州,可她此时此刻做的事情,却完全像是这里的东家。

  没错,她此刻正在指挥那些工人们将扬州的货物搬上车厢。

  除了要发往京城明记各商铺的,甜品点心、羊毛制品这些以外,这次还多了一袋袋封装好的水泥。

  这些水泥是朝廷工部直接采买的。

  这么好的建筑神器,朝廷又怎么会错过。

  负责和扬州杨宪这边接头的正是刘伯温的儿子刘琏,如今刘琏正好在工部任职,任工部主事。

  请收藏:https://m.s3m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