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31章 弟子不必不如师,儿子也不必不如老_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的情况:

  明朝平时会在全国各都指挥使司抽调卫所军进京卫戍,跟京城的京营军队一起操练。但是,这些进京的卫所军往往被京城的王公大臣调走去干私活,搞得他们劳累不堪。以至于当时山东都指挥使司的将领,不得不贿赂五军都督府或者兵部的高官,求他们不要调集该都司的卫所进京。

  这些卫所军,平时本来要训练,要学习排兵布阵,现在倒好,天天被叫去搬砖,还不给工钱,因为仅有的一点好处都被各种指挥使、总旗等将领拿走了。

  杨宪继续说道:“这样造成的后果,便是会出现大量逃兵。现在大明新建,国力强盛,这一点还不明显,可即便如此,要是臣没有记错的话,按照统计至洪武三年十一月,军士逃亡者也足足有四万七千九百余。”

  “为了弥补这些逃兵的空缺,这才有了“根补”、“勾补”等方法(根补即抓回逃军,勾补则由其户中以丁补)。但此举既扰民,又扰官。亦有军官藉此贪污,迫害人民,使乡里间痛苦不堪,而且逃兵有增无减。”

  现在问题还小,还能改,如果不加以重视的话,到了以后这个问题就改不掉了。

  《明堡宗实录》中记载了这么一段话:臣等窃惟,自遣御史清理之后,近三年于兹矣,天下都司卫所发册坐勾逃故军士一百二十万有奇。今所清出十无二三到伍,未几又有逃故。

  明堡宗正统三年,当时担任兵部侍郎的于谦,正巡抚河南、山西,因为河南省遭了灾荒,于谦便上疏朝廷,请求暂停“清军御史”(也就是清点全国军兵的钦差)在全国的活动,让他们各回原处。

  其中提到,这些清军御史到全国清查各个卫所,发现了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最近三年,全国卫所实际上还在岗的军兵,比朝廷应该有的名额,少了120万还多。这些兵说是逃跑了或者死亡了。

  就算已经清查出来的那些逃兵,一一重新登记造册,然而,十个里面也只有两三个到岗,就算这两三个,也不客气,过不了多久又逃了。

  可是要知道正统初年,朝廷并未大举用兵,正统朝大举对外用兵,是在正统六年,命定西伯蒋贵为将军,兵部尚书王骥提督军务,发兵十五万征麓川,也就是用兵西南傣族地区。

  很显然,120万军兵,阵亡的或者受伤不治去世的不占多数,大部分都当逃兵了。

  这120万逃兵,占了当时明朝全国总兵力的将近三分之一。

  但是,明朝朝廷当时并没有重视这个问题,与其说没有重视,不如说,是无可奈何,因为在那个时候这个问题已经很难再改了。

  所以,后来明堡宗土木之变的时候,明朝号称五十万大军,实则只有二十几万,其他的大概都逃了,名册上有这个兵,实际上军中并无此

  请收藏:https://m.s3m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