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八章 今日天下谁可当_三国之问鼎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琮所要的,是一个安宁稳定,能够为自己争夺天下提供坚实基础的江东,而不是叛‘乱’四起,民怨沸腾的江东。

  好在目前看来,之前的种种辛苦和努力并没有白费。世家大族把持的官场,也因为“新政培训班”的缘故而被刘琮掺进了大量沙子。这些奔赴江东担任中下级地方官职的官吏,对于刘琮的忠诚度自然是非常高的。他们大多出身流民或贫寒之家,即便有些荆州世家子弟,也都是文、庞、蒯、黄这些与刘琮已经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世家。

  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因为刘琮知道江东世家大族要什么,如今这个‘乱’世,他们所求的首先便是家族的安危,其次是传承。如非危急到生存,他们是不会主动来招惹刘琮的,这就是他们的底线。然而仅仅知道他们的底线还不够,如何保证‘乱’世中家族的生存传承?除了依附实力强大的强者之外,自身必须有自保之力。这种力量可以是军事上的,也可以是暗的,软的实力。

  比如当初魏家的魏腾因刚毅不阿,办事坚持原则,说白了就是不听孙策的话,跟孙策起刺,得罪了孙策,孙策‘欲’杀之。结果吴夫人做出要跳井自杀的样子,用一番话打消了孙策的杀意:“汝新造江南,其事未集,方当优贤礼士,舍过录功。魏功曹在公尽规,汝今日杀之,则明日人皆叛汝。吾不忍见祸之及,当先投此井中耳。”

  明面上看来是规劝孙策“优贤礼士”,实际上吴夫人这话的重点是:“今日杀之,则明日人皆叛汝”!

  为何这么说?如果魏腾不是世家大族,就算他再怎么刚毅不阿,尽忠职守,杀了也就杀了。正因为魏腾出身于江东世家大族,杀了他的话,让其他的世家大族怎么看?怎么自处?让那些江东百姓怎么想?所谓明日人皆叛汝就不是一句空话,而会变成事实了。

  不知道孙策是不是因为这件事而改变了对江东世家大族的态度,但他临死之际将善于为人处世,和江东世家大族开始勾勾搭搭的孙权立为接班人,实际上已经表明了他的转变。

  当初不管是在袁术麾下还是自己横扫吴会之时,孙策杀起江东的世家大族豪强那叫一个干脆利索,毫不手软。

  所以这种声望,也是世家大族的保护伞和软实力。对此锋利的屠刀是没有太大作用的,否则只能‘激’起民变和连绵不绝的反抗。不过刘琮也没打算任其发展,因为他知道这些世家大族看似是攀附在自己这棵大树上的柔软藤蔓,但若是时机成熟,早晚有一天会发展成为支强干弱,藤蔓收紧勒死大树……

  用这么多手段和权谋,刘琮并没有什么心理障碍。正如当年蒯越对刘表所言:“治平者先仁义,治‘乱’者先权谋。”如果不提前布局,暗中施展

  请收藏:https://m.s3m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